橫須賀旅遊指南

VIEW
最新話題 2024.12.09

運慶展:運慶、三浦家族與其信仰

日本的歷史中曾有段時代由武士掌握權力,信仰深植於百姓生活的每個角落,在這樣的時代裡出現了一位名為運慶的雕刻家。他使平凡的木材搖身一變,成為神聖的雕像,他創造的藝術傳承至現代,綻放著令人沉醉的吸引力,無遠弗屆。運慶在三浦家族的大力支持下創作,他所雕出的佛像充滿生命力,風格寫實,堪稱是鎌倉時代的象徵,融合了武士的信仰與藝術的熱情。

此次展覽「運慶:三浦家族與其信仰」主要展品為阿彌陀三尊像、不動明王像以及毘沙門天像等運慶的五大傑作,而且展覽上合計將有九尊佛像在此齊聚一堂,其中還包括三浦市天養院收藏、被視為和田義盛的守護佛的藥師如來像,以及中國南宋時代流傳到日本的觀音菩薩坐像等等。這些展品提供了寶貴的機會,讓參觀的民眾能窺見東國武士的精神世界。

展覽會場位於橫須賀美術館,並與金澤文庫、鎌倉國寶館聯合舉辦,透過各個不同的視角介紹中世紀日本的宗教與文化遺產。

展期:2024年10月26日〜12月22日
休館日:11月5日、12月2日

精彩看點

三館聯合展覽

本次展覽屬於「運慶與鎌倉」系列的其中一部分,將運慶的傑作定為展示的核心,同時也聚焦探討在受到武士支持以及佛教美術傳開的背景下蘊藏的文化脈絡。金澤文庫和鎌倉國寶館分別追求不同的主題,帶來其他面向的補充,另一方面橫須賀美術館則展出九尊珍貴的佛像展品,包括運慶創作的五尊在內,象徵著鎌倉時代的靈性與藝術理念。

這場特別的聯合企畫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讓大眾透過不同的視角鑑賞這些彼此相關的文化財產,幫助人們更加深入地認識中世紀日本的宗教以及文化整體的面貌。

如需瞭解本系列其他展覽的詳細資訊,請造訪金澤文庫博物館和鎌倉國寶館博物館的官方網站

運慶的知名作品

運慶的作品具有寫實的表現力、震撼人心的氣勢以及深層的靈性,因此廣獲高度好評。以下介紹本展覽值得一看的重點:

阿彌陀三尊像
阿彌陀如來位居中央,象徵慈悲的觀音菩薩與象徵智慧的勢至菩薩坐鎮兩側。這件作品三尊像具體呈現了淨土信仰的理想,對修行者而言是精神上的指標,其崇高的美感分外引人注目。

不動明王像與毘沙門天像
不動明王與毘沙門天皆為佛法的守護者,象徵著決心和勇氣。這些佛像體現了鎌倉時代的武士道精神,肩負著堅強守護者的使命。 1189年,運慶接受三浦家族的和田義盛(1147年〜1213年)委託,在橫須賀市蘆名的淨樂寺創作出這些雕像,現今已由官方正式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

藝術與文化上的意義
運慶運用精緻細膩的雕刻技術,賦予這些佛像生命。佛像上那栩栩如生的表情、行雲流水的衣物皺摺雕刻、充滿威嚴的姿態,展現了武士精神——剛強、奉獻以及堅毅不屈的精神。這些作品如今已被奉為永久影響著日本美術的遺產。

運慶是什麼人?

A composite image of the Kongō Rikishi statues (Agyō and Ungyō) at the Great South Gate (Nandaimon) of Tōdai-ji Temple in Nara, Japan. These statues, attributed to Unkei and his workshop during the Kamakura period, are magnificent guardians of Buddhist temples. The Agyō statue on the left displays an open mouth symbolizing 'A' (the beginning of all things), while the Ungyō statue on the right has a closed mouth representing 'Un' (the end of all things). Both figures showcase dynamic postures and intricate details, epitomizing the artistic mastery of the era.

運慶負責總監製作的奈良東大寺南大門金剛力士像(左:阿形,右:吽形)。

運慶(?年〜1223年)是鎌倉時代代表性且最具影響力的雕刻家之一,也是佛教美術一大流派——慶派的核心人物。其作品在日本的雕刻史上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和平安時代的細緻優雅以及理想化的形式大相逕庭,將大膽而寫實的美學帶進了這片領域。

運慶的雕刻作品有幾項特點

姿勢強而有力,衣物皺摺表現得生動逼真,氣勢震撼人心,充滿了生命力。尤其仁王像那生動的構圖更是代表著他的雕刻作品所令人著迷的特色。

與武士的關聯

運慶的藝術在當時令新興的武士階級深感共鳴。他的作品體現了武士的理想——力量、紀律與奉獻精神,這種價值觀的共鳴使他獲得和田義盛等有勢力的贊助者的委託。他的代表作之一東大寺南大門仁王像擁有激昂的表情和充滿生命力的動態感,因而享負盛名,也展現出運慶結合精密技術與深層靈性的高超手藝。 永久的影響 運慶逝世後仍持續地影響後世。他創新的技法與獨特的風格奠定了鎌倉時代佛教雕刻的標準,極大地影響了後世的雕刻家。如今他的許多作品皆已指定為文化財,證明了他在日本藝術與宗教遺產領域中的重要地位。

文化與宗教的珍寶

本次展覽中展出的另外兩尊雕像象徵著信仰、藝術及文化交流三者深度的交融。

藥師如來
被尊為「藥師佛」的藥師如來象徵治癒與守護,為受苦難的眾生帶來希望與平靜。這尊佛像由三浦家族的和田義盛發願建造,供奉於三浦市天養院。除了具有精神上的意義之外,這尊佛像也已列為神奈川縣指定重要文化財,向世人述說著施主們虔誠的信仰。

觀音菩薩坐像
象徵慈悲的這尊佛像於中國南宋時代傳入日本,可見三浦半島與國際佛教文化之間的聯繫。目前收藏於橫須賀市大矢部的清雲寺,是鎌倉時代文化交流的證明,重要性不容忽視。此佛像亦屬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體現了藝術層面的卓越與靈性的融合。

運慶這幾件傑作以及藥師如來像、觀音菩薩坐像等珍貴的文化財產平時在寺院鮮少對外開放參觀,此次展覽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大好機會,將這些知名的藝術品齊聚一堂,讓參觀者能夠親身感受中世紀日本的靈性與藝術遺產。

關於三浦家族

三浦家族是平安時代末期至鎌倉時代有權有勢的武士家系,對三浦半島一帶的歷史與文化影響巨大。他們以對鎌倉幕府堅定不移的忠誠著稱,在支援佛教寺院與發願造佛像上扮演了關鍵角色。其影響力從關東地區遠播至北日本與九州,時至今日在日本的歷史中也仍留有一席之地。

和田義盛

(圖左:歌川國芳繪製的生動浮世繪,圖右:菊池容齋繪製的簡樸黑白肖像)

和田義盛(1147年〜1213年)是三浦家族的核心人物,受開創鎌倉幕府的源賴朝(1147年〜1199年)任命成為侍所(統管武士的機關)的首任別當(長官)。隸屬賴朝的麾下,義盛在源平合戰和討伐平氏等重要戰役中大展長才,足見其領導能力與勇猛。

他同時亦是虔誠的佛教徒,發願委託運慶創作阿彌陀三尊像、不動明王像與毘沙門天像等知名作品。然而儘管功業彪炳,義盛最終捲入鎌倉幕府內的權力鬥爭,在和田合戰迎來了悲劇性的結局,其家族也因此沒落。

佛像在日本的意義

日本的佛像不單只是宗教的象徵,也是人們日常生活和精神實踐的核心。這些雕像具有以下功用:

  • 信仰的對象:受到武士、僧侶與一般百姓敬拜,可為人們帶來平靜與啟發。
  • 守護的象徵:體現了施主的祈求和願望,成為保護信眾的象徵。
  • 儀式的中心:佛像是重要儀式的中心,擔任連接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橋樑。

運慶的作品完美地達到這些作用,雕像融合藝術層面的技巧與深層的靈性,喚起了人們心中的敬畏與信仰。

鎌倉時代:變革的時代

A seated statue of Minamoto no Yoritomo, the founder of the Kamakura shogunate, located in Genjiyama Park, Kamakura City, surrounded by green foliage and set against a clear blue sky.

(照片:源賴朝立像)

鎌倉時代(1185年〜1333年)是日本歷史上一段革命性的時代,武士興起成為統治階級。在此之前,政治權力皆集中在貴族和天皇率領的京都宮廷,在這個時代則是武士成為主要勢力,並在位於現代東京南部沿岸城市鎌倉設立了名為鎌倉幕府的新政府。

鎌倉幕府由鎌倉時代第一位將軍源賴朝(1147年〜1199年)創立。幕府為了管理軍事、司法與行政,引進了劃時代的統治體制,並提供了一套形成日後日本封建制度的框架。這種統治體制當時創造了日本歷史上全新的政治文化,象徵著武士時代揭開序幕。

政治與文化的劃時代發展

An intricately designed samurai armor featuring ornate patterns, vivid red cords, and detailed craftsmanship. The armor is displayed in a traditional setting, showcasing Japan’s warrior heritage.

軍事統治
當時土地糾紛發生頻仍,武士間時常爆發武力衝突,鎌倉幕府為了替社會重整秩序,建構了一套劃時代的法律框架。1232年制定御成敗式目(貞永式目),強調公正且務實的解決方案,為解決紛爭提供了明確的指導方針。在那段土地所有權成為權力與紛爭的主要因素的時代,該法令為穩定社會貢獻良多。

佛教的興盛
當時自然災害頻發,社會動盪不斷,新生的佛教教義掘起。禪宗、淨土宗、日蓮宗等佛教新興宗派令武士階級和一般庶民的內心深感共鳴,為人們帶來精神層面的平靜與希望。尤其禪宗的教義重視紀律與簡樸,對武士而言有強烈的吸引力。

抵禦外敵
1274年與1281年發生的元寇(蒙古入侵)讓幕府的軍事力量受到了巨大挑戰。儘管在被譽為神風(KAMIKAZE)的颱風的幫助下日本成功擊退元軍,但這些戰役對日本的經濟和武士的忠誠造成了沉重的負擔,最終仍是削弱了幕府安定的局勢。

文化的繁榮
鎌倉時代也是藝術與文化革新的時代。運慶這類名匠所創作的寫實風格佛像反映了武士時代的精神與武勇。另一方面,建長寺和圓覺寺等禪宗樣式的寺院建築盛行,至今仍是受人崇敬的文化地標。

鎌倉時代的遺產

鎌倉幕府於1333年滅亡,但其遺產長久地影響了日本社會。由武士主導的政府確立,宣告著日本中世紀時代開始,並重新定義了政治與文化的氣象。在這個時代所建立起來的忠誠、紀律及奉獻精神的價值觀,依然深深根植於現代日本人的身分認同之中。

運慶展詳情

舉辦時間與會場

展期:2024年10月26日〜12月22日
特別免費參觀日:11月3日(文化節)
開館時間:上午10點〜下午6點
休館日:11月5日(二)、12月2日(一)
展場:橫須賀美術館 展示室5、6、7

入場費

一般:1,000日圓(團體優惠:800日圓)
大學生、高中生、65歲以上:800日圓(團體優惠:640日圓)
中學生以下:免費
居住橫須賀市或就讀市內學校的高中生:免費
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者與一位照顧者:免費
注:上述費用不包含在一樓舉辦的特別展的入場費。

聯絡方式

橫須賀電話服務中心:046-822-4000
服務時間:平日 上午8點〜下午6點 / 週六日節日 上午8點〜下午4點
可溝通的語言:包含英語共21種語言

詳情請參閱官方網站(橫須賀美術館)

摘要

Interior view of Yokosuka Museum of Art, showcasing a circular window framing the view of the ocean and greenery outside, with visitors walking inside the museum.

本次展覽將介紹運慶代表性的雕刻作品以及鎌倉時代的文化遺產,這是透過前所未有的形式來親身感受歷史、藝術與靈性的獨特機會。可以近距離鑑賞平時鮮少對外開放參觀的珍貴佛像和文化財產,千萬別錯過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